八年回首看抉择

2006/1/28

 

       1995年初,我们去美国我们的小儿子家,一住就是三年。那时我们在国内不太舒心,以为到那里去,可以安度晚年了。在那里,环境优美,生活清闲。但现在才知道,对我们来说,清闲并不一定就是愉快,我们还需要“学术成就”的那份快乐。

       我们的小儿子家,在离纽约市区约一小时车程的Mohegan lake地方,那里离开他所的公司较近,所以他就在那里买了房子。他家的Lakeland 街,是很好的居民区,美丽而幽静。他们的房子是一所二层的小楼,有半英亩大的院落。院子四周大树参天,后院还有一片树林。那里离开Mohegan湖只有几百米远,我们有时到湖边散步,常常看到,在Mohegan湖里有黑天鹅的那里游水,那天鹅悠然自得的姿势,优美极了。我们初到那里,觉得换了个环境,新鲜、愉快。但没过多久,我们就感到寂寞了。我们发现我们还是离不开我们的化学。我们便开始利用电脑查验资料。那时国内的互联网还不行,在那里就觉得太方便了。我们从互联网上可以看到世界各有关公司最新的专利,可以看到最新的专业的报道。我和老伴开始我们的专业资料的查阅。我们还将看过的资料,编辑成册,命名为“新农药季谭”,每季一册,自己印制、装订,每次印制若干册,寄到国内的农药主要的研究单位,给他们参考。这样一直坚持到我们回国。

       在美国,我们一则无事可做,感到寂寞;再者,我们还是惦念我们的农药研究。

       1996年,我的老伴就和我商量回国的事了。我们是从国内来的亲友处得知,国内的互联网业开拓了,科研环境也大有改善。我们就想到如果回国,还可能作些新农药的创制工作,而新农药的创制正是我们曾想做,而没有机会放手去做的。经过一番的思考,我们决意回国。那时,我们的亲朋多不赞成,曾再三地建议我们慎重考虑。但我们在决意回国后,便不再犹豫了。在1997年底,已经快到新年的时候,乘飞机回来了。

    我们在去留的问题上,作了回国工作的抉择。

       我们的回国,适逢其时。我们到家不久就是春节了。在春节时,我们就接到当时在科技部南方农药创制中心的朋友的电话,他们邀请我们,到南方农药创制中心的一个单位,去做顾问。也就在我们回到祖国的一周内,瑞泽农药公司的王总,就到我们家邀请我们到大连作新农药的创制顾问。我们就在1998年初开始了我们的新农药创制工作。

       我们归来后,我们对新农药创制的一套设想,得以实践。回首八年,我们的设想已经由实践证实了它的可行性。在这八年中,我们指导的课题,取得了十多项专利,其中有一个杀虫剂已经投入市场,成为了商品。另一个杀虫剂已进入登记注册的程序,将在一两年内商品化。还有一个杀虫剂正在开发。而这几个新杀虫剂都有很高的药效和很低的毒性,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杀虫剂比美。还有些项目正在研究中。

       经过这八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而又适合我们的国情的创新经验,从而使我们,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进行新农药的创制。

       我们在瑞泽农药公司,培养了一支小的创制队伍,他们可以在一定的指导下,进行高效率的创制工作。

回首我们归来的八年,实践证实,我们归来的抉择是正确的,我们回来对了。去年,我们的老朋友姚学吾兄来大连时,在向他介绍了我们的情况后,我对他说;“我们回来对了”,他表示同意地说:“是的,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温可铮也说他选择归来,对了。也是因为他回来可以有所成就”。假如我们留在美国,我们可能生活得也不错,但就失去了我们在农药化学方面创新的机会,也不会有我们取得创新成就的这份快乐。

 

散文选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