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
(2003/10/31)
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花生,民间也叫做长生果。在早年把它叫落花生,我想是根据它的生活习性起的名字。
说起落花生,我以为这是个平常而又奇特的植物。
花生的学名是:Arachis
hypogaea,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豆科花生属。我喜花生,也就乐意了解花生。从它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花生的奇特,首先在于他的生长习性。和它同科的大豆,在它开花之后就在枝上结果。而花生也在枝上开花,却要在土里去结果。别的作物也有在土里结果的,但却是开花在枝头,结的果食在根部,如马铃薯、地瓜。而花生则不同,它开过花的枝,也就是子房柄要钻如土里结出果食。
花生,在它的种子出苗生长后,本来子房的柄很短。在开花受粉后,它的子房柄,加快伸长,然后就钻入土里,子房就在土里生成茧状的果实,就是我们吃的花生了。花生在地面上开花,但却在土里做果。令人惊奇的是他的子房柄,在受粉后开始加快生长,而且会自己钻如土中。
我以为神奇的是,它的子房柄在受粉后,为了要钻入土里,就自动地伸长,自动地向土壤钻入。它怎么会自动地找到土壤的方向呢?奇怪。
仔细想想,在花生的体内,一定有很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机制。首先在子房受粉后,就一定有信息来命令“子房柄”伸长,而到一定的长度后,又按照指令钻入土中。怎样发的指令,由哪里发的指令。这些不是很值得,生物学家和生物化学家们想想吗,但要弄清楚这些问题,要做大量的研究呢!可能已经有人弄清了,但我对此是外行。
花生的生物习性中,令人感到奇特的再就是,它为了适应它的子房柄要入土的需要,它选择沙壤。因为沙壤较疏松,他的子房并容易钻入。
再有令人感到奇特的是,为适应沙壤的贫脊,它生有根瘤,可以固氮,而从空气中吸取养分。
花生的这些奇特的生物习性,使人感到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和微妙!
花生还有奇特的地方,就是花生枝叶果实都有用处。我们知道花生是油料作物,在北方花生油很普遍。有些人还习惯吃花生油,而不喜欢菜子油。但花生有许多品种,有的品种含油多,有的含油少。
花生出榨油外,花生是常见的食品。花生可以抄熟吃,而花生仁的吃法更多了。煮花生米、五香花生米、油炸花生米,花生糖等。在菜肴里有时加些花生米,如宫爆肉丁等。在欧美习惯吃花生酱,现在我国也有了。在早餐是吃面包,抹上花生酱和果酱,是很不错的。在美国不少人喜欢吃“倍够(音译)”(
Begel,也有叫“百吉卷”的,),一种烤制的硬面圈,味道象山东的“锅饼”,也有点象新疆的“馕”。吃“倍够”抹上花生酱也很不错。
除花生油和花生米之外,榨油后的渣子“油粕”、茎、叶都可以做饲料。果壳可以做酒,做糠醛。
花生仁、种皮(花生衣)和花生也都可用做中药。花生仁功能是补脾润肺止血,治脾虚肺弱,痰喘咳嗽;花生衣止血,治各种出血症;叶子有安神作用,可治失眠。
我对花生有捉特别的喜好。我从小就爱吃花生,但自从“大跃进”只后,花生就难得吃到了。但山东却能吃到。我还记得,如果有机会去青岛,就一定买些回来。改革开放以后,花生到处有。而且种类也多,可以吃到各个品种的。
我每天都要吃花生,主要是吃饭时,就要吃上一把。几十年没有断过。我曾有几年住在美国我的小儿子家里,早餐面包抹花生酱,成了习惯。现在中国也有了花生酱,我仍然每天早餐吃花生酱,退休后的十多年里,几乎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花生了。
我以为吃花生有好处,在中国大概无须我推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