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陆步轩事件”的思考

2003/8/28

       最近媒体有大量关于“陆步轩买肉”的报道。报导称,陆步轩1985年考入北大中午系,毕业后在长安县柴油机械配件厂等企业工作,企业倒闭后,先后搞过装修,开过小商店。2000年,想多赚些钱以改善生计,开起了一家肉店。今年726日陕西媒体以“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而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评论。

       我从网络和电视上看到这方面的报道,很不以为然。陆步轩卖肉很正常,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我以为,陆步轩虽然毕业于北大,他由于种种原因开了肉店,没什么不正常的,而且报道还说他的肉店,办得不错,他的收入也不错。难道北大毕业,就不可以卖肉?至于他是否才子,我们无从知晓。如果他酷爱中国文学方面的东西,他完全可以在业余去学习研究。我国的数学家华罗庚在幼年酷爱数学,而因家境贫寒无力入学校读书,不就是一边做小店的生意,一般自学吗?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就应自己选择。并非学什么就能做什么。毕业后,专业不对口的,大有人在。许多出国的所谓高才生,也不见得就能找到满意的职业。在国外学非所用的中国学生,用非所学的人,也大有人在。在这里就有个“就业”和”择业“的观念问题。现在的就业,要双向选择。就也要看自己的本领,还要看社会的机遇。不一定每个人都能专业对口。也不一定需要专业一定要对口。还可能择业者本人,改换专业更适合他的才能。如有的人,学非所爱,而在毕业后,变成了“演员”、“实业家”、某一行业的“大老板”,也可能去干他不喜欢的职业。这不单纯由个人决定,还有社会的因素。

       现在,我们国家的大学教育还没有普及,但现在就有了就业难的问题。在美国,大学教育比较普及,大学毕业很普遍。但据我所知,在美国大学毕业绝非都学了什么就能干什么。

以后,我国的大学教育普及了,就业更不会那么容易。

我以为,对做学问来说,大学毕业只是有了一个基础,做高深的学问,只是有了基础,还要再学习,再深造。但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要去做高深的学术研究。大不分的大学生就是做普通的工作,这是正常的。我在美国看到,不少普通的工作者,以及普通工人是大学的毕业生。我想在我国的大学教育,肯定还要发展,也要逐步地普及。但就业则是另一回事。

       这里,我想顺便说说,近来在媒体上常出现的“状元”一词。像陆步轩,被说成的1985年长安县文科状元。长安县的文科第一名,在封建时代不过是头名秀才,离开“状元”还远得很呢。所谓状元,在封建的科考时代,指的是经过乡试考得秀才,再考得举人,最后经皇家殿试的第一名,才是“状元”。我知道媒体在这里只是一个比喻,但很不得当。如果把省高考的第一名比做高考状元,也无不可。把层层考试的第一名,都命名为状元,是否有点可笑。这样做只能使那名学生飘飘然,有什么好处呢? 我看反而吸引年轻人图虚名,副作用倒不少!

 

散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