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辨

2003/1/25

前几天,我看了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内容是《精品(成功)女人的困惑》。这期节目说的是一些所谓成功了的女人,婚姻上的困惑。但我以为这节目做的不怎么好,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所以然。

我最不以为然的, 是节目里所说的“成功”。在节目一开始,先请出一位做心理工作者。然后请出一位女士,主持人先发问:“你出门是乘公交车?出租车?自己开车?还是有人给开车?”。那位女士则说自己开车,出差则租车。这说明这位是富裕的女人,是成功者。然后又请出一位,主持人说:“听说你是白领阶层?”。那位女士答道:“人家说,我是三高,就是高学历,博士;高职位,是公司的高级负责人;高收入” 这是节目里的所谓“成功”的女人。

我看了以后,我觉得主持人和他们的“成功”女人,把成功着重在“金和地位钱”上。当然我不是说节目请来的“嘉宾”,不是成功的女人,我的问题是什么才是“成功”?一些人有了金钱和地位可能是成功者,但也未必。有些人有了高的职位,高的收入,不一定是成功者,我以为要看他的事业。许多收入不高,职位也不高,不一定不是成功者。比如,有些科学家,他们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学位不高,职位不高,收入也不很高。但我以为他们是成功者。眼前就有突出的例子。比如,2002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田中耕一,就是这样的人。他获得诺贝尔化学连日本人都感到意外,这正是值得他们反思的。还有些文学家,艺术家,他们中有些人就是甘于清贫的,但他们却是真正的成功者。在古人中的写出“红楼梦”的曹雪琴不是一直都穷困潦倒吗?难道曹雪芹不是成功者?在近代,阿丙的二胡的作曲和演奏,对中国的国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他贫困得连生活都十分困难。数学家陈景润倾心于数学,并没多少才富。他们难道不是成功者?

现在的有车阶层也不一定都是成功者。一些工商创业者,得到成功,成为有车阶层,是成功者。但我最近在新闻中看到一则消息,某省的省长在一次会上,批评某地一些科长级的干部开着豪华汽车上班,而他们的工薪每月只两千元,那里来的这样多的钱买车?这样的人算是成功吗?

我以为一个成功者,要从多方面去衡量。有些人有了高的学位,地位高的职务,他的事业可能很成功,但有些人的职位不高,收入不多,也可能是成功者。我以为主要看他们的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

我感到我们的社会上,有一种不良的趋向,就是把“钱”看得太重。当然,我不同意文革时的那种“越穷越革命”,只要是正当的渠道,发财是应提倡的,特别是许多地方真的很穷。而我说的是,一个人的成功,不单是赚钱。我们也需要一些人做那些不易发财的事业。比如,有些科学和文化事业,是要耐得甘苦的。比如历史的研究,纯科学的研究,就不能急于求成。要付出艰辛。在社会上要有一种尊重和鼓励,没有他们也是不行的。我知道一个年轻人本来只适合做研究工作,但他偏偏要去做贸易,结果贸易没做好,把做科研的机会也丢了,就是因为他的眼睛里,把钱看得太重了。

 

散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