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印象
(2002/10/25)
我和老伴到重庆,是为了游三峡。我们乘机,在接近中午时到达重庆江北机场,然后乘车到在朝天门2号码头的旅游公司,办理了手续后,就等登船了。利用等船的半天时间,我们看了看重庆的市容。因此对重庆,只能说有一点印象。
我在80年代初,曾到过重庆。那时的重庆,给我的印象也是很深的,那是一座很特别的山城。大城市建设在山丛中,还是少有的。在重庆漫步,必须要上上下下的。给我印象最深的,要算是朝天门码头了。除了历史的原因之外,我感到这码头特别有气势,雄伟而开阔。数百米宽的石阶,足有三百级高,等上去是很吃力的。在石阶下面,就是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我感到新奇的是蓝色的嘉陵江水,汇入混黄的长江水,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水流,慢慢就全是黄色的了。
这次到重庆,我先去看了朝天门码头,一则是就近,再则这是我熟悉的地方。来到朝天门,已经不认识了。朝天门广场变了样子,已经看不到那几百级的高石阶了。那石阶已被封在了广场的下面,要下石阶须经过入口下去。石阶仍然是旧的石阶,从石阶下去就是码头。现在站在广场的靠江边处,可看到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但我以为远不如以前那样开阔,那样壮观了。
从朝天门广场,俯视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可以看到蓝色和黄色的两种颜色的江水的汇合,真是很有意思。沿嘉陵江水向上游看去,是蓝色的江水滚滚流下,而长江则全是混黄色的。待两江并入长江后,就全是黄色的了。可以想见,长江从上游,水土流失已经很严重的了。
朝天门广场的建设,我以为很不得体。因为盖在阶梯的上面,把很开阔的视野阻挡了,把本来很好的景观破坏了。广场是大了,而面对大江的视野小了。我觉得很遗憾。
离开朝天门,我们去解放碑,那里是重庆的最繁华商业区。解放碑在山坡上,如果不乘出租车,我们会很吃力的,不服老还真走不动。解放碑高楼林立,很有些气派。不过就是道路不宽,楼间的距离不大,显得有些像在大山沟里那种阴森的感觉。那天恰好是阴天,也不知道那里有多少阳光了。不过我以为这里不会有多少阳光能够进得来。
在解放碑,我们吃了重庆的小吃,我觉得一般而已。但这家国营的小吃店,面积很大,但吃客很少。服务员懒洋洋的,有的服务员在那里打瞌睡。看来这里的大锅饭还没有打破。这小吃店给我的启示,就是像这样的小店,是非民营不行了。国家那有那么大的精力去管这样的小吃店呢?
我知道重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周武伐纣之后,就有巴国,秦灭巴建郡。三国时是蜀的军事要地。此后历代都是重要的城市。在抗战时期,曾是中国的临时首都。从地理上,可以看出这里是两江会合的要地,居高临下,确是战略要地。现在这里水路有长江之便,铁路可达成都,还有航空的便利,同时近年修了许多高速路,可以说四通八达了。在西部大开发中,重庆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枢纽。定有重要的作用。
在重庆短暂的停留,我的印象是,重庆的变化很大,高楼多了,道路好了。但我感觉,这里比东部沿海那些大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我相信,西部大开发,会使重庆有更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