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
(2002.9.10)
秋,对文人来说是个常见的话题。通常文人喜欢把秋和悲伤联系在一起。比如欧阳修写的秋声赋里,把秋形容的那样的悲惨,人也就随着感伤起来了。在红楼梦里有名的段落之一,是“黛玉悲秋”,她的诗也是那么催人泪下。有些喜欢写诗的人,也往往借秋来发挥忧伤之情。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名句,真是写绝了!
但我心目里的秋,却并非如此。
在经历了酷热之后,迎来了凉爽的天气,令人的精神为之一震。在炎热的天气里,动辄一身大汗,饭也吃不香。可是秋天一来,身上马上就爽了,食欲马上就增加了。所以民间在立秋的时候,有“贴秋膘”一说。
秋天来了,多有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时候,所以我喜欢在秋季出去旅游。我曾在中秋时节去游览黄山,正是晴空万里,一览无余。特别是从光明顶远望群峰,奇松怪石奔来眼底,真是特别的享受。我曾在阴历的八月份游览西湖,最特别的就是,这时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在西湖的山水中,轻风徐徐,幽香阵阵,不需美酒,也是醉意三分了。
按我们中国人的习俗,秋天的节日不少。入秋以来,先遇到七月七,仰观银河系的牛郎织女而星,就想起喜鹊搭桥的故事。在过去,我记得梅兰芳等名角,还上演“天河配”的应时戏,赢得好评。
阴历七月十五日,是盂兰盆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了。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思是“救倒悬”。 盂兰盆经里的故事说,目莲僧,用盂兰盆盛鲜花四果供养众僧,以解其母倒悬的痛苦。佛教在此节举行“盂兰盆会”超度亡魂。沿袭成祭祖的鬼节。旧时习俗在这天放河灯。我现在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看到在北京什刹海放河灯的情景。现在许多地方还有烧纸祭祖的习俗,但放河灯却不知道哪里还有了。
阴历八月十五日,赏月的佳期。在这中秋节的时候,落坐院中,有绍兴花雕,仙桃月饼,对着当空的皓月,不禁想起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的佳句,也飘然欲仙,去见月里的嫦娥了。
接着,还有九九登高的重阳节。和友人一起饮酒赋诗,自然别有情趣。
秋天实际并不索然,虽不是繁花盛开的季节,但菊花也给人带来甚好的乐趣。菊是发源于中国的花,现在已经遍及全世界了。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我们感到菊的超俗。菊在秋季盛开,还有傲双枝的美称,苏轼的诗云:“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花经过多年的繁育,已经有了十分众多的品种,成为名贵的观赏植物。其中有丰满的富贵花,有纤细的袅娜花,还有花若繁星的小菊。菊的颜色也十分繁多,有黄的,粉的,白的,红的,紫的,还有黑色的墨菊。到菊展去看看,各样的菊花百态千姿,琳琅满目。就会觉得秋天也繁花似锦了。
我还想到菊可以入药,在中药的方子里,我常见到菊花。有名的杭白菊还是清火的饮料呢。我有是喜欢喝杭白菊,也喜欢用它待客。还有一种野菊花,也可饮用,但稍有些苦味。
不过到了深秋,就是另一番景色了。到那时,秋风飒飒,落叶飘零,寒冷的冬天要来了。但深秋时,香山的红叶,还吸引众多的游人观赏呢。在那高山之上,红彤彤的枫叶,比盛开的桃花还要美丽,而那美丽中有真有几分傲气,是傲金风,傲寒霜,有一种特有的气质,我觉得,是无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