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柳,沙漠和人

2002.9.7)

    红柳是柽柳科柽柳属的灌木,生长在沙漠里,能耐干旱耐高温,生命力极强。在沙漠里生长是极不容易的。首先是干旱,它必须找到有微量水分的地方,才得以生根发芽。在生长出以后要抵抗沙漠里的高温,要抵抗狂风。红柳在被流沙埋没以后,很快就有长出地面,而且能忍耐地表的高温的烘烤。遇到狂风,他的枝条有很强的韧性,不会被风吹断。它为了吸水,就长出很长的根,可以取到水分来维持生命。 红柳的开花在风小气温有适当的秋季,它的花很繁茂,结的子很小,并有像蒲公英那样的絮,随风飘荡。只有少数的种子遇到有水分的地方,才得以发芽生长。因此红柳子的成活率是很低的。但它仍然在沙漠里繁衍了上千年。在塔克拉马干大沙漠,随处可见到红柳。

    但可悲的是,红柳的命运并不好,它遭到人类的摧残。居住在大沙漠旁边的少数民族是比较穷困的。他们就利用红柳做柴烧,他们烤馕的最后燃料就是红柳。他们用红柳在糊上泥,修房屋。他们挖寄生在红柳上的大云(肉从蓉)做药材,还可以以此生财。似乎这里的人们得到了有用的植物,红柳既可做柴,又可生财。

老子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事物的发展总是如此。这样年复一年的砍伐和挖掘红柳,使红柳遭到毁灭性的灾难,已经成了濒危植物。由于红柳的毁灭,沙漠不断的扩大,沙尘暴频频,土地不断地沙化。当地的居民被迫搬迁,又般迁。破坏植被,留下了祸根。摧毁红柳者,自食其果了。

    直到近年,科学家为寻找固沙植物,才发现红柳的治沙的重要价值。也才发现,大沙的扩大化,正是红柳被摧残造成的恶果。从而引导当地居民保护红柳,种植红柳,经过一段时间,沙化被阻止,并是沙漠退缩了两公里。还有的科学家研究了繁殖大云的方法,使当地居民得以致富。

现在,我国植被的破坏所造成的苦果,不止是这里。在吉林的草原土地碱化,也是有于过度放牧,破坏了植被而造成的。内蒙草原的沙化。西部的水土流失等等都是。

物极必反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任何事做过了头,就要走向反面。人类对地球生态平衡的破坏,正在使人类吃到苦果。现在是人类反思的时候了。

 

散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