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
(
2001,11,25)我看到一则新闻,题目是:“王军霞首次质疑马俊仁训练方法:马导还需再深造”。我本来对体育的兴趣不大,但看到这个徒弟训老师的题目,倒是要看看了。
新闻中说:“王军霞说:年轻教练的确应该多学学马指导的优点,当然他的训练也有很多缺憾。比如,他强调进行大运动量和高强度训练,但有的运动员,特别是那些心肺功能并不很强的运动员并不适合这种方式。我觉得马指导应该多借鉴一下国外的训练方法,多看看这方面的资料。”
看了这则新闻,我感到不平。不平则鸣。我就想说几句了。但我说的不是体育,而是道德品质。说这个问题,不免伤人。但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也顾不了许多了。
王军霞让马俊仁去深造,未为不可。马俊仁的训练方法,也不是完美无缺而不可批评。但王军霞借大会评点之机,来质疑马俊仁的训练方法,不但没有什么说服力,而且令人费解。王军霞提出质疑,是因为她认为“马家军的成绩下降了”,从而引出她上面的那段话。如果有充足的论据,也无可厚非。但如果论据不足,就是事出有因了。
世人皆知,中国的田径是一大弱项。但马俊仁确有所突破,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长跑运动员,打破多项中长跑的世界记录。无论如何,马俊仁对中国体育的贡献是人所共知的。王军霞就是马俊仁培养出来的。此外还有曲云霞也曾打破世界记录。现在的马俊仁培养出的新人还打破了王军霞当年的万米世界记录。董艳梅的五千米的成绩超过了王军霞当年的世界记录和近年的世锦赛的冠军的记录。在九云会上,马家军金牌榜有:
宫科男田径男子
10000米28:59.21宫科男田径男子马拉松比赛
2:10:11林娜女田径女子
800米2:00.77林娜女田径女子
1500米4:07.06董艳梅女田径女子
5000米14:51.58董艳梅女田径女子
10000米31:43.59刘敏女田径女子马拉松比赛
2:23:37这些事实,哪里能说明马家军的成绩在下降呢?更奇怪的是,王军霞在董艳梅跑完
5000米后的采访时,她却借男子5000米宫科未得冠军而借题发挥说:“马家军也不是无懈可击”。这一语道破天机。王军霞的心里话莫非要击倒马家军?如果出于公心,希望其他的队赶上,超过马家军,是好事。但那不是击倒,而是共进。这些言词,明眼人一看,都知道王军霞对她的恩师不但毫无感激之情,却有意诋毁之意。
我不是在评说体育,而说的是道德。
王军霞是马俊仁培养出来的,就是王军霞自己也无法否认,因为这是客观的事实。没有马俊仁的培养就没有王军霞的世界冠军,也就没有她的今天。马俊仁的训练方法如果缺憾如此之多,王军霞的世界冠军又是怎么来的呢?而且在马俊仁的培养下,有了一批人得以成长,成为世界冠军或有出色的成绩,又如何解释?任何人的训练方法都会有不做的一面,马俊仁也不例外。但绝非王军霞说的,如此多的缺憾。我们感到,王军霞的一番言论令人遗憾的是,王军霞不但不知感恩,而是利用一些机会来诋毁她的恩师,由此可见此人的人品,德行了。
我的观念是,受人点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何况恩师之恩。恩师之恩是要终生相报的。古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说,对老师给了自己的知识,就像父母给了自己生命一样的看重。这说在我国的文化中,以尊师为重要的道德标准。饮水思源,就是这样的理念。朱熹的诗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小诗把饮水思源的道理说的非常清楚。
不论王军霞和马俊仁师徒间有过什么样的问题,尊师之道是不可改变的。当然,不孝敬父母者有之,不敬师长者也有之。此事令我们感到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