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惊的“小才女”

20011010

我喜欢京剧,看了最近中央电视台举行的票友大赛。最使我吃惊的是,一个四岁的小票友,刘小源。起初,我以为这样小的孩子参加比赛,就像我曾经看过的那样,表演一下就是了。

可是他一唱就使我大吃一惊!年仅4岁的小女孩,唱的竟然是难度很大的“野猪林”里的大段唱腔。这段唱腔的唱词共有30句,318个字。请大家看看这唱词,就知道这段唱的分量了。唱词是:

大雪飘

扑人面

朔风阵阵透骨寒

彤云低锁山河暗

疏林冷落尽凋残

往事萦怀难排遣

荒村沽酒慰愁烦

望家乡

去路远

别妻千里音书断

关山阻隔两心悬

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

空怀雪刃未除奸

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

俺林冲自被奸侫陷害

流困沦州在这牢营城中

充当一名军卒

看守大军草料

思想往事怎不叫人痛恨

满怀激忿问苍天

问苍天 万里关山何日返

问苍天 缺月几何时再团圆

问苍天 何日里重挥三尺剑

诛尽奸贼庙堂宽

壮怀得舒展

贼头祭龙泉

却为何天颜遍堆愁和怨

天哪天

莫非你也怕权奸有口难言

这段唱的唱腔的变化多,悠扬曲折,十分难唱。而刘小源唱的有板有眼,字正腔圆,十分动听,真的把韵味唱出来了。全场震惊,掌声热烈,真可以说赞誉之声,响遍全场!

一个4岁的小孩,在台上镇定自如,俨然是个小林冲了。 在他演完之后,专家点评时,激动地说:我还点评什么,你简直是个“小人精”。刘小源得到了金奖。在颁奖大会上,他有和大演员合作演出了“沙家浜”的智斗一折里的刁德一,他演的惟妙惟肖。和其他演员的配合也恰到好处,又一次赢得热烈的欢迎。

说刘小源在京剧方面是个“小天才”,一点不过分。

首先,她的记忆力强,是不用质疑的。四岁的小孩,对唱词里的词句,大都不懂,只是由别人一句句的教,她一句句地记。这大段的唱词他全记住了。

更重要的是,她还很好的辨别音律的能力,又有极好的模仿力。她对没句唱词的腔调,都掌握得到位,唱得很准确,没有很好的,对音律的辨别力,是不行的。

此外,她吐字清楚,重音得当。而且她很有胆量,面对上千的观众,毫不畏惧。这样的小天才,是难得的。我说刘小源的确是个小天才。

在此,我想说的是,这个“小天才”因为有电视大赛这个机遇,才得以为人们发现。因此,我想肯定会有些“天才”被埋没了。我相信在众多的人群中,肯定有天才的存在的。当然是各种各样的,有的长于文,有的长于理。有的长于思维,有的长于技巧。像刘小源,是他的家庭给了他适合于他的教育,对他因材施教,使他你才华得以发挥。也许换个环境,他的才华就无法展示。刘小源也就不成其为“天才”了。

我以为人是有天生的、不同的才能的。有的人对音乐有天生的才能,有天生的乐感。有的人有天上的歌唱才能。有的人有天生的绘画才能。有的人对数学有天生的才能。有的人有天生的文学才能,强于记忆而有文采等等。但这种才能,不一定得以发挥,也不一定被发现。重要的是良好的、适当的教育。对社会来说,为人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遇,也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我想,家庭和社会,如何给于儿童好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而社会如何为人们提供发挥才能的条件,又何等重要。

但我感觉,我们的许多家庭和我们的社会,对儿童的教育,常常是从家长的主观出发,而不是因材施教。反而事与愿违。

我感到我们的教育,有许多地方仍是灌输式的。很缺乏诱导性。有时甚至是强迫性的。这样很难发挥孩子的特长。我们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背着沉重的书包。要做大量的作业。周末还要补课,有的还要练琴,练字等等。这样沉重的负担,对儿童的发展好吗?可能一些家长还以为这是好的方法呢?

但我以为给儿童,一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才是正确的,而我们作为家长,要循循善诱,而不能把我们自己的遗愿,强家于孩子。

何时我们的孩子才得以自由地发展,自由地发挥出他们的天生的才能呢?我看只有等待了!

散文选

主页